你对孩子的支持有多深,决定他可以走多远

发布时间:2022-07-08文章来源: 浏览次数:

 

其实,孩子所需要的支持,并不一定是父母拼尽全力地送他出国,也不一定是砸锅卖铁地买一处学区房,而是父母把对孩子满满的爱和深深的情,用对孩子最有益的方式传递给孩子,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因为有了这份爱意和深情而不惧风雨,勇敢前行。

 

一日和儿子同学的妈妈聊天,了解到这个男孩有两个爱好:观鸟和钓鱼。

 

他们带孩子走遍了北京周边可以观鸟的地方,了解到北京有好几百种鸟,每种鸟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和习性;

 

他们带孩子参加了观鸟协会组织的公益活动,由北师大生物系教授手把手教孩子如何做环志;

 

他们带孩子去江苏盐城附近的泥滩,观看每年从俄罗斯飞到这里做短暂停留的一种被列为极危(不是濒危)动物的鸟;

 

他们把国内所有关于观鸟的书都买回来给孩子读,现在孩子已经不满足于此,开始阅读英文原版的观鸟书籍了。

 

在钓鱼这项爱好上,父母也给孩子购买了专业书籍,购置了相关装备(虽然价格不菲),帮他下载了相关的APP,加入了钓鱼协会,与专业人士联系交流,送他参加钓鱼夏令营,等等,目前这个9岁的男孩在钓鱼这个项目上已经达到了专业水平。

 

这位妈妈对孩子爱好的支持让我心生佩服。我相信,天下凡是爱孩子的父母,都愿意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最大可能的支持,但是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支持孩子?如何支持孩子?什么样的支持对孩子是最好的?这些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讨的。

 

行动上的支持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关怀

 

在孩子小的时候,父母需要关注孩子的需求,并及时地做出回应;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兴趣,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;尊重孩子的差异,并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。父母在这些方面的支持,能够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关怀,为孩子一生安全感的建立奠定基础。

 

随着孩子渐渐长大,父母需要通过不断观察孩子,了解孩子的天赋和兴趣,并在孩子喜欢的事情上持续地提供支持。

 

身边有许多家长,在孩子上小学之前还能根据孩子的天赋和兴趣,给孩子报相应的兴趣班,为孩子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。而上小学之后,父母的关注点就都聚焦在学习上,孩子的分数牵动着家长的每一根神经,尤其是到了小学高年级,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就都得让位于学习了。

 

学习好,一切都好;学习不好,其他免谈。即使上面这位支持孩子爱好的妈妈,其实也心存一点焦虑,她对孩子爱好的支持有一个重要前提:不能影响学习。

 

前几天,我跟北京朝阳区某重点校的一位妈妈聊天,她说儿子刚上五年级,语文、英语、数学,一门100分,两门99分,在班里排名已经是十五名之外,就是说三门课都满分的学生就有十几个,孩子的学习压力很大,而她的主要任务就是每天盯着孩子写作业,她感到自己累孩子也累。

 

注意:是盯着,不是陪着,因为她发现,只有她在身边,孩子才会认真写;她偶尔有事不能在孩子身边看着,孩子就会敷衍了事。

 

关注孩子的学习固然没有错,关键是我们给孩子提供的陪伴和支持是不是真正对孩子有益。

 

就像上面这位妈妈陪孩子的做法,导致孩子写作业对妈妈产生了依赖,并没有真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;如果陪伴的重心只是监督孩子学习,如果陪伴让我们身心俱疲,让孩子不堪重负,那陪伴的意义又在哪里呢?

 

我相信,真正的陪伴是能够给我们和孩子双方都带来喜悦的。比如,陪孩子运动或者游戏,尽情享受亲子互动的乐趣;陪孩子参加重要的活动或者仪式,为孩子的某项成就而庆祝,让孩子看见我们为他感到骄傲的模样;陪孩子一起阅读,共同讨论书中的某个人物或者情节,一起从阅读中感受人类智慧的传承;陪孩子四处走走,一起发现自然的交替或者城市的脉络,共同为这个世界的辽阔和美丽而欢呼……

 

情感上的支持给予孩子自信和温暖

 

除了在行动上给予孩子支持外,情感上的支持对孩子也是很重要的。

 

情感支持包括:对孩子情绪情感的理解和接纳,对孩子努力上进的鼓励和赞美,对孩子错误行为的宽容和引导,对孩子抱有“静待花开”的耐心和态度……

 

有些家长虽然竭尽全力为孩子提供了好的物质条件,但在和孩子的情感沟通上、精神交流上却比较匮乏,尤其是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,许多家长感到孩子和自己渐行渐远,为此苦恼无措。

 

其实,对孩子的情感支持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。比如,在孩子小的时候,虽然我们要尽可能满足孩子的愿望,但父母不是万能的,如果我们不能满足孩子的某个要求,可以温柔而坚定地拒绝孩子,同时要表达对孩子愿望的理解,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虽然不能实现他的愿望,但也是爱他和尊重他的。

 

当孩子努力做某件事的时候,虽然他不一定能做得很好或者多成功,但是我们一定要看到孩子的努力,并把我们的欣赏和赞美传递给孩子。

 

比如,孩子按自己的想法搭建了一个乐高积木塔,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没有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去做就否定孩子,而是应该鼓励孩子的创意和努力,让孩子感受到完成一件作品的成就感,这样孩子的自信心就会逐渐增强。

 

当孩子犯了错误时,有一些家长习惯对孩子大声呵斥或者讲一堆大道理,殊不知,孩子犯错后自己就会产生愧疚感。如果我们抱以宽容的态度,同时耐心地引导孩子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方式,孩子就会感受到父母的温暖,也更愿意反省自己,改善行为。

 

反之,如果父母横加斥责,孩子的注意力就只集中在父母的愤怒情绪上,不仅不利于孩子改正错误,反而可能导致孩子因害怕而以后不愿意跟父母沟通。

 

对孩子的爱和支持没有阶层之分

 

电视剧《小别离》的播出,有很多文章在讨论社会阶层的问题。有一种观点认为,处于社会底层的家庭,只能绝望地放弃高等教育的权利,而“教育改变命运”在当今社会环境下似乎已经成为过时的口号。

 

的确,每个家庭的经济实力、社会关系等都不同,这是一个确凿的事实,但是,并不是只有经济条件优渥的家庭,才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。并不是平凡而普通的父母,就没有可能培养出健康优秀的孩子。

 

首位哈佛毕业演讲华人、博士毕业生何江的故事就是“读书改变命运”的最好诠释。

 

这位在湖南农村长大、上大学才第一次进城的学生,家里经济条件一般,但是高中没有毕业的父亲,却坚持每天睡前给何江和弟弟讲故事;不识字的母亲,总是要求何江和弟弟把课本里的故事念给她听。何江说,母亲总是鼓励他们,他从母亲那里,总能找到最大的自信。

 

其实,孩子所需要的支持,并不一定是父母拼尽全力地送他出国,也不一定是砸锅卖铁地买一处学区房,而是父母把对孩子满满的爱和深深的情,用对孩子最有益的方式传递给孩子,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因为有了这份爱意和深情而不惧风雨,勇敢前行。

 

所以,只要我们的期望是顺应孩子天性的,是孩子努力就可以达到的,是真正对孩子的发展有益的,我们的要求和期待就会成为孩子不断前行的强劲推力;而我们对孩子的爱和支持,则会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永恒动力。

-END-

 

大埔县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

 

伴你快乐成长!!!

 

联系方式:*********** 0753-5538339

 

地址:大埔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一楼

成长,从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开始。

图文来源于智慧父母博览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部分文字/图片来自互联网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。支持原创!

 

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:启明辰星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