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期的孩子到底在想什么?

发布时间:2022-06-29文章来源: 浏览次数:


进入十三四岁,父母和老师有时会惊讶地发现:孩子变了。变得不爱与人说话,一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;变得有点忧郁,常有情绪波动。还有的孩子无法应对社交压力,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业上…… 要是能走进青春期孩子的内心,看看他们在想什么就好了!

 

那么作为家长,应该如何引导青春期的孩子正确认识自己,又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他们沟通呢?

 

 

青春期的孩子到底在想什么?

 

一、憧憬自己未来

 

这个时期的孩子自主性高度发展,渴望人格独立,人生观、价值观初步形成,对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越来越客观。他们开始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,描绘自己未来。当然,他的憧憬都是以他的现实生活和对个人的自我评价为基础的。比如有的家长身体不好,孩子就会立志将来要成为一名医生。在现实生活中,经常会有中学生在同学中做“小生意”挣钱。其实都是因为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有实现自由,自主,体现自我价值的强烈冲动。他通过这种形式获得报酬,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小小愿望,更多的是想向周围的人证明自己有独立自主的能力。

 

此时的青少年往往会因为自己一时的成败,而放大或低估了自己的能力,容易产生自大或自卑心理。

 

二、想要自我独立

 

青春期的孩子其实是矛盾体,他们强烈要求自我独立,但同时仍依赖于父母。

 

比如我们常听到这样的对话:“妈,给我钱”“干什么用?”“不用你管!”……

 

他们会把自己关在屋里,一整天都不出来。原因就是独处会让他拥有自主的空间。此时他们会感到放松。但实际上,在面对复杂问题时,他们又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、支持和帮助。比如遇到比较棘手的人际关系问题,自己不知如何处理,就迫切希望得到来自家长的帮助。

 

这个时候的孩子是非观念还没成熟,叛逆、自我控制力差,他们开始有了相对独立的能力和初步的是非判断。

 

 

三、开始自我反思

 

青春期孩子开始从更深层次去权衡利弊得失,对于结果也会更加深入的思考反思。他们会表现得比较敏感,会反复地思考一些问题。如某某早上跟我说那些话是什么意思,他为什么老是偷看我,这个问题我应不应该告诉老师等。随着反思能力的发展,他们道德推理能力也在增加。这种能力让他们开始分辨现实和预测将来,使其趋于理想化。因此,他们对那些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会变得不耐烦,常常有些偏激的观点。这段时间是青少年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,引导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。

 

四、产生“爱慕”之情

 

青春期是一个躁动期,荷尔蒙急速上升,他们的性意识觉醒,第二性特征逐渐发育,对性充满了好奇,开始有接近异性的欲望和追求异性的冲动。这种欲望和冲动不同于孩童时期的游戏伙伴,是基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基础上而产生的。

 

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开始特别注重自我形象,许多孩子非常注意在异性面前的表现自我,在穿着打扮上有了自己的想法,标新立异,讲究个性或跟随时尚潮流,渴望在外人尤其是异性面前留下好印象。初中生思想不成熟,男女同学之间的爱慕之情很稚嫩,没有经过生活的历练,缺乏牢固的基础。也正因为这些原因,使得孩子之间的这份感情带有一定的冲动,缺乏稳定性、责任感。

 

-END-

 

大埔县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辅导站

 

伴你快乐成长!!!

 

联系方式:*********** 0753-5538339

 

地址:大埔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一楼

成长,从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开始。

图文来源于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免责声明: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部分文字/图片来自互联网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。支持原创!

 

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:启明辰星

友情链接